• 正序看贴
  • 倒序看贴
大国工匠
阿优谈“方方日记”与“心系情妇波”
    首先明声明笔者阿优用这标题并没有恶意,请大家也不要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阿优。用此标题完全是哗众取宠,至于您宠不“宠”,笔者也不会装可爱,随您,哈!
    方方日记,想必不用我再科普了,大家都了解。

    “心系情妇波”呢?这个在前段时间山东博物馆改名新闻中也被频频提到,不了解的可以看配图,相信您会有所感悟。(什么?心系情妇波是什么意思?这都不明白?哦哦,这个阿优也没闹明白~@~配上一脸无辜的样子)

    那么为什么阿优要把“方方日记”与“心系情妇波”联系到一起呢?相信明眼人会领会到我的意思。郭沫若郭老先生亲笔书写的”山东博物馆“都能被学了N十年汉字的人看成“山东XX馆(情妇)”“山东XX报(情妇)”“心系XX波(情妇)”等,可叹,如果被美国与德国人看到呢?会不会惊起心中波浪?此时无波胜有波(波浪的波)!
    说回”方方日记“,我是非常尊敬方方老师的。借用某个大V的话,虽然她的内容有点村里”老娘们儿“的絮絮叨叨,东家子长,西家子短,但总归说出了被封在城里人们心里的一些怨气。人被封久了,都会有些怨气,有了怨气不排泄出来,很容易积郁成病。这里要感谢方方老师,帮被封几个月的可尊敬的武汉英雄们顺了气。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社会的进步,允许人发发牢骚。
    说到发牢骚,谁也不能指望着发的牢骚发的有多么的标准,难道说个邻里闲话还要像百度百科那样引用权威参考资料么?道听途说就不能发牢骚么?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排泄的怨气与牢骚(怨气牢骚只是打个比方,注意是比方的方,不是方方老师的方),笔者感觉这是好事。这证明对方需要这些,就像庄稼需要肥料一样。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乐于助人的精神,何况人食五谷杂粮有些该施舍还是可以施舍的。(本段全属牢骚)
  再回过头来说“方方日记”与“心系情妇波”,我想提一下前段时间短视频平台上非常火的八级中文的段子。下面给大家插播一段:
    中文八级考试,请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:
    1. 冬天:能穿多少穿多少; 夏天:能穿多少穿多少.
    2. 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,一是谁都看不上,二是谁都看不上. 
    3.单身人的来由:原来是喜欢一个人,现在是喜欢一个人. 
    4.想和某个人在一起的两种原因:一种是喜欢上人家, 另一种是喜欢上人家. 
    老外泪流满面,交白卷,回国了。


    不同的意识形态,不同的背景下,对事情的理解也会有很大差异。在疫情的敏感期,方方老师的日记拨动了太多人的心弦,更被美德(这里可不是中国文化里的“美德”)国家加以利用。本来是用来施肥的,却被他们端上了餐桌,这是一种什么感觉?对,有点恶心!他们按他们的意愿去解读,或许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影响,但听拉拉古叫,也得种地,尽管它他叫的声音一点不动听。

    做好自己,让它们叫去吧!(未完待续)
赶紧回复一个吧,可以获得积分噢!
本贴共有0个回复,点击率1227回到『疫情动态』
发表回复
也可按Ctrl+Enter提交!
回到顶部